做食品安全衛士:蛋白質元素組成與三聚氰胺
課程名稱:生物化學
課程代碼:1100900
課程類別:專業必修課
開課院系:生物與食品工程系
授課教師:馮娜
【教師簡介】
馮娜,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天然免疫調控對神經退行性疾病作用及機制研究。主講課程為《生物化學》。在教學過程中,嚴格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努力把思政工作貫穿至整個教學過程,實現知識傳授、能力培養以及價值觀念引導的高度統一。
【課程簡介】
生物化學是生命的化學,是研究生物體的化學組成和生命過程中的化學變化規律的一門學科。通過本課程學習,要求學生掌握必備的專業知識。在本課程講解中,將科學精神、愛國教育、奉獻精神以及民族自信等思政元素融入其中,使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提升學生民族自豪感以及科研鉆研精神,培養學生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良好的職業道德以及深厚的科學素養。
【專業內容】
蛋白質的化學組成、蛋白質的元素組成。
【課程思政目標】
1、培養學生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良好的職業道德;
2、樹立嚴謹細致的學習態度以及科學發展觀。
【案例內容】
蛋白質的化學組成:
一、 蛋白質的元素組成
二、 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氨基酸
首先介紹蛋白質的元素組成:
主要有C、H、O、N和S
特征性元素:N
平均為16%,即每100g蛋白質含16g氮
100克樣品中蛋白質含量(克%)
=每克樣品中 含氮克數×6.25×100
引入:三聚氰胺事件
分子式:C3H6N6 含氮量:66.6%
事件背景介紹:
2000年后,因為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乳制品市場轉變成一個很大市場,且因巨大消費群體,更可劃分為高、中、低三個消費層次。為了調節大陸市場供應與需求,除了從海外的日本、新西蘭等國進口將近30萬噸乳制品以應付高中消費層次外,中國大陸絕大多數消費群體,包括嬰幼兒,還是以我國自主生產的產品為主。
在此因素下,知名三鹿牌順勢推出以一袋18元人民幣(約3美金),不到進口奶粉價格一半價格嬰幼兒配方奶粉以應付大規模的奶業市場,之后并成為大陸重要且知名嬰幼兒奶粉品牌,多年蟬聯該中國大陸自制乳品市場的首位。不過因為需求甚殷,價格競爭等因素,公司與政府均漠視生產流程及質量控管,終于爆發此弊端漏洞。
雖然經相關單位調查后,我國大陸檢察機構認為該污染事件應由乳品收購站負主要責任,并嚴懲逮捕相關當事人。不過,也有人質疑,該毒奶粉事件原因是三鹿集團搶奪大陸貧窮農村市場,為降低成本偷工減料所衍生出來。
結合課程內容分析:
奶粉中重要的營養成分為蛋白質,關于奶粉中蛋白質含量的國家標準為:每100克嬰幼兒奶粉中含12~25克。由于蛋白質中平均氮含量為16%,因此可以通過檢測氮含量衡量奶粉中的蛋白質含量。而不法商家正是利用這一檢測方法的漏洞,通過添加含氮量遠高于蛋白質的三聚氰胺化合物,已提高奶粉中的氮含量。從而造成奶粉蛋白質含量合格的假象。
通過對蛋白質元素組成的介紹,向學生強調嚴謹細致的科研態度和良好的職業道德的重要性,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激發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自主學習內在動力,鼓勵學生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做人民的食品安全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