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是我國第23個全民國防教育日,五邑大學通識教育高端講座第56講在呂志和禮堂舉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音樂總監、國家一級指揮、五邑大學通識教育特聘教授于海蒞臨學校為師生講授“我們的國歌”。

于海從國歌的概述、《義勇軍進行曲》的發展歷程、國歌的崇高神圣與至高無上、國歌是家國情懷的生動教材、我們的國歌是最好的國歌等方面展開講述,多角度分析講解國歌產生的歷史背景、發展歷程,闡釋國歌所體現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于海表示,國歌是國家的聲音標志和象征,是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音樂經典。國歌作為中華民族的聽覺標志象征,在20世紀促進了民族解放的思想覺悟,對中華民族產生深遠影響。中華民族歷經磨難而浴火重生,中華文明綿延數千載而生生不息,根植于民族文化血脈深處的家國情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國歌是家國情懷的生動教材,國歌與我們的生命、與國家主權和國家形象緊密相聯。不同國家的國情造就國歌的差異性,不同國歌體現不同國家的民族精神。愛國主義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我國國歌氣勢豪邁、雄壯激昂、催人奮進。于海總結道:“我們的國歌是最好的國歌,我們需要好好學習、好好傳承。”

于海的講座內容豐富、深入淺出、視野開闊,給現場師生上了一堂精彩生動的大思政課,贏得了大家熱烈的掌聲。在互動環節,他熱情地解答了同學們關于國歌的相關問題。于海深情寄語同學們,愛國從唱好國歌開始,唱好國歌從我們自己開始,希望學子們深入了解國歌歷史,自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
最后,他現場指揮在座全體師生唱響國歌,激昂的旋律與節奏,有力的節拍,讓全場師生心潮澎湃,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現場氣氛熱烈,講座結束后同學們久久不愿離場,紛紛圍繞著于海指揮提問探討。于海耐心解答同學們的問題,并與現場師生合影留念。


于海,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音樂總監、國家一級指揮、中國文聯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中國指揮家協會理事、第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九屆全國文聯委員,中國音協管樂學會主席,中國音協管樂學會會長,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常委、中國國歌法的提案人。他是唯一指揮國家級交響樂團、國家級民樂團和國家級軍樂團錄制出版了唱片的音樂家,曾指揮解放軍軍樂團及中國交響樂團、中央樂團交響樂隊、中央廣播交響樂團、中央歌劇院交響樂團、中央民族樂團、山東省交響樂團、湖南省交響樂團、浙江省交響樂團、澳大利亞國家軍樂團、美國陸軍軍樂團等著名樂團舉辦音樂會千余場。2011年被解放軍總政治部授予“德藝雙馨的名師名家”。(文/通識教育學院 圖/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