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歌國旗從來都不只是一面旗幟一首歌,當撤僑進行的時候,唱著國歌舉著國旗通過邊境的時候,它就是我們的力量來源,是我們的精神歸宿,是我們的生命!中國這片土地,也不僅僅是山川、平原、河流,它是我們的根,是我們的魂!”9月27日上午,十友樓二樓國際會議廳座無虛席,黨委書記張焜教授正在講授第一堂思政課——“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電子信息工程、交通工程(軌道交通電氣化)和交通工程(物流管理)專業2016級本科生及學校相關部門負責人、各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全體輔導員、馬克思主義學院黨政班子成員等近200位師生為這段課程視頻所深深感動。
張教授以專家視野中的“中國:一個文明型國家的崛起”與利比亞撤僑親歷者的講述作為切入點,用系統的理論、鮮活豐富的事例、詳實的數據,闡述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形成過程、核心問題、基本路徑、理論成果和實際應用,指出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拓寬了新視野、增添了新內容,實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理論與實踐意味著社會主義在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并不斷開辟發展新境界,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提供了中國方案。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要勇于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投身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奮斗中,以優異的學習和工作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短暫而精彩的第一堂思政課在師生的熱烈掌聲中結束,學生在其中聽到了中國故事,真切感受到了中國力量,更加堅定了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文/馬克思主義學院圖/宣傳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