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為由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廣東省非遺保護中心)主辦的“融合·共創”廣東非遺正青春主題交流活動召開,來自高校、科技公司、藝術團體、傳承人齊聚一堂,共同探索“非遺+科技”的有效途徑和發展方向,張天星博士受邀參加交流活動,并作主題演講。

會上,張天星博士作了題為《人工智能技術在傳統家具領域的階段性成果概述》主題演講。她從傳統家具的理論研究、紅木家具匠人經驗可視化、工藝檢測等方面切入,深入分析傳統家具融入數字化、網絡化與智能化的重要性,全面闡述了傳統家具與現代科技交融所產生的創新性成果,在人工智能加持下創造出具有未來感和科技感的家具,并提高家具設計的效率,更好滿足消費者對家具智能化、個性化、舒適化、藝術化的需求。

參會者表示,張博士所作的報告介紹了傳統家具設計的新思路,提出了技術創新是推動傳統家具行業發展的核心動力。人工智能在家具設計領域的運用,讓傳統家具設計更加精準地理解用戶的使用習慣和需求,滿足個性化的設計和向智能化方向升級,傳統家具在科技力量推動下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文/圖 應用技術與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