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畢業季以來,藝術與設計學院2025屆畢業設計展陸續展出,各專業學子以獨特創意和扎實專業能力,展現了大學學習的豐碩成果。
工業設計專業70件作品涵蓋裝備、燈具、家具等多領域的作品,體現了學生對情感化設計、可持續發展等理念的深刻理解,彰顯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是學院教學成果與人才培養模式的生動呈現。

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以 “霓裳綻風華,四秩啟新程” 為主題舉辦作品展演。73名畢業生帶來365套原創作品,涵蓋成衣、禮服等多種設計。徐媛媛設計的《雅俗共賞》被企業采用實現產品化,90套優秀作品角逐2025中國(廣東)大學生時裝周獎項,充分展現了學生對時尚趨勢的敏銳洞察與設計語言的創新探索。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28名畢業生圍繞僑鄉文化、非遺技藝等核心,在插畫、文創、包裝設計等領域積極創新,以獨特視覺表達方式詮釋對設計的理解,為非遺文化傳承開辟新路徑。

產品設計專業畢業設計展以 “設計?共生” 為主題,50余件作品聚焦社會需求與文化傳承,從智能科技到傳統文化再生,通過多學科融合實踐,展現產品設計在解決實際問題、提升生活品質中的價值。

環境設計專業畢業設計展以 “多元融合,共筑設計新境” 為主題,30余件家具及空間、景觀設計作品亮相。在室內空間設計中,《江門華僑風情咖啡館設計》針對老華僑屋問題進行改造;景觀設計作品《基于鄉村旅游的綠美生態園景觀設計》注重生態保護。家具設計風格多樣,體現了學生扎實的專業知識與豐富想象力。

舞蹈專業以“四秩芳華”為主題,通過中國古典舞基訓、中國民族民間舞、現代舞等形式,以四個篇章呈現學生成長歷程和邑大人四十年的奮斗征程,展現了舞蹈專業的人才培養成果。

學院在人才培養中,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把創新創業教育貫穿全過程。實行“課程學習+實踐訓練+學科競賽”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鏈,開展項目實踐與專業理論相結合的創新創業教育,多維度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同時,推行“立藝致遠”專業能力訓練計劃,構建從入學到畢業全過程的核心素養訓練,全面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在此基礎上,充分發揮廣東省新中式家具設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工業設計創新服務示范基地等11個省市級創新科研平臺的作用,推行“1+1+N”導師工作室模式(1名教師+1名企業導師+學生),畢業設計選題來自實際選題占75%,有效地提升了畢業設計質量。(文/圖 藝術與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