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3月11日16:34 來源:羊城晚報 手機看新聞羊城晚報記者 林世寧 通訊員 王云昀

華南理工大學五山校區北區的北十一505宿舍,住著四個普通男孩。說他們普通,他們就是一群每天出入教室圖書館的大學生;但他們又不普通,四年大學時光,他們共獲得集體和個人獎項65項,四人大學期間累計獲得獎學金68000元。他們是一支并肩奮斗的“兄弟連”!
505宿舍出了4個“牛蛙”
雖然宿舍中四個男生都堪稱“牛人”,可身材一點也不牛,幾個人都偏瘦,用大家的話說就是營養都用去思考問題了。回想兩年多之前,四個人能住進同一間宿舍也都是緣分,雖然同是09級的本科生,但幾個人最初并非同一專業,黃智豪2010年秋季開學時才轉到自動化。
從那以后,四個背景不同、性格迥異的男孩,開始了他們的大學之旅,505宿舍捷報頻傳:四人綜合測評專業排名都在前10%,全部一次高分通過四、六級,一起參加科研項目,一起拿獎學金、四人大學期間獎金累計68000元,一起在多個重要學術科技大賽上斬獲大獎,更在2012年6月獲共青團華南理工大學委員會授予的“標桿工程”之“大卓越創新創業團隊”稱號。
一個宿舍就是一個競賽隊
“兄弟連”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強項,優化組合后擰成一股繩,相得益彰變得更有力量。
“每個人心里都有想比別人做得更好的渴望,但有時上進的心會被庸碌懶惰所埋沒,這個時候需要有一個能夠激發上進心的氛圍。我覺得自己比較幸運,能夠來到這個宿舍,我們宿舍就有這樣一個氛圍,激發了我們共同的上進心。”“兄弟連”領頭羊黃向敏如是介紹。
黃向敏大一代表學校去重慶參加高教杯全國機械制圖比賽奪得一等獎,在他帶動下,“兄弟連”以宿舍為單位的競賽隊伍正式成型。
“兄弟連”小試牛刀,是在一次節能減排設計大賽上。有黃向敏的建模功底,有王滔的查閱文獻能力,有甘卿忠的動手能力,有黃智豪的理論計算能力,加上“編外隊員”陳宇川善于把理論變成實踐的執行力,在團隊完美的分工配合下,他們的參賽作品一路過關斬將,最終獲得第四屆全國節能減排設計大賽三等獎和第三屆南網杯廣東省大學生節能減排工業設計大賽的二等獎。
4年捧回65個獎項
有了第一次成功,“兄弟連”便一發不可收拾,505宿舍捷報頻傳,他們先后獲得了挑戰杯創業計劃競賽廣東省銀獎、全國環保設計大賽三等獎、蟬聯全國節能減排工業競賽三等獎等。幾年奮斗下來,獲得的集體加個人獎項一共有65項之多,每個人都是獲獎達人。
而正是通過參加這些比賽,他們學會了分工、學會了合作、學會了包容,也學會了如何發揮1+1>2的團隊作用。
正如他們的輔導員孫云飛老師所說:“這四個男孩雖然都是共產黨員,但個性差異還是比較大的,基礎也不一樣,能組成一個團隊,彼此間找到互補點,挺不容易的。有人愿意帶動,有人愿意跟進,他們都能彌補自身不足,相互配合,也付出很多努力。”
甘卿忠
一年國勵,兩次校“三好學生”獎學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兄弟連”風向標。獲南方電網公司超高壓廣州局聘用。
黃向敏
兩年國獎,一年國勵,電力學院本科生的標桿,“兄弟連”領頭羊。推免華工本專業研究生。
黃智豪
連續三年獲校級“三好學生”獎學金,擅長組織與規劃,“兄弟連”軍師。獲南方電網公司廣州供電局聘用。
陳宇川(外援)
王 滔
一年國獎、一年國勵、一年校“三好學生”獎學金,專業排名前1%的學習牛人,“兄弟連”尖兵。推免華工本專業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