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學院(部):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宣傳國家、廣東省及我校的學生資助政策。做好資助政策宣傳工作,廣泛開展勵志教育、誠信教育和感恩教育,不斷擴大資助育人成效,現結合我校實際情況,決定開展五邑大學第七屆“助學·筑夢·鑄人”資助育人系列主題宣傳活動。
一、活動主題
脫貧攻堅·誰的青春不奮斗
二、主辦單位
五邑大學學生處
三、承辦單位
文學院、政法學院、軌道交通學院
四、參賽對象
五邑大學全體教師和學生,特別是接受過國家資助(含獎勵)的學生(含在校生及畢業生),以及從事資助工作的教師。
五、活動主要內容
以“脫貧攻堅·誰的青春不奮斗”為口號,“助學·筑夢·鑄人”為主題,結合真實故事進行撰寫和制作。
1、本屆活動作品征集將以短視頻、圖片、文字形式進行征集,參與人員重點關注脫貧攻堅政策實施以來,家鄉、家庭、個人的深刻變化,通過各類作品集中展現脫貧攻堅成果,解讀青年學子的鄉土情結,匯聚同心追夢的青春力量。
2、作品須緊扣主題要求,參賽者可以第一人稱撰寫和記錄自己的青春奮斗故事,也可以第三人稱撰寫和制作他人的成長經歷。內容須健康、積極向上,思想文化內涵豐富,價值取向正確鮮明。
3、視頻作品時間長度在1分鐘以內;圖片作品可以是攝影作品或藝術作品;文字作品圍繞“助學·筑夢·鑄人”相關主題,體裁為記敘文,集中講述一個人或一件事,字數不超過2000字。
4、參賽作品必須保證從未公開發表且內容真實,嚴禁編造,嚴禁抄襲,一經發現,即取消參賽資格。相關責任均由參賽者本人承擔。本次活動主辦方和承辦方對參賽作品擁有使用權。
六、宣傳活動方式
本次活動由學生處主辦,文學院、政法學院、軌道交通學院承辦,請各學院對參賽作品進行初評后,以學院(部)為單位統一報送。(智能制造學部與經濟管理學院每類比賽最多報送10項作品,其他學院每類比賽最多報送6項作品)。活動采用逐級選送、逐級評審的方式,最后由學校組成評審團,確定最終評審結果。最終獲獎作品將在易班平臺進行展示。
七、作品推薦選送
1、截止時間:11月27日。
2、報送方式:報名表+參賽作品,各學院參賽學生填寫《第八屆“助學·筑夢·鑄人”資助育人系列主題宣傳活動報名表》(見附件一),作品類型-學院(部)-姓名-專業-作品名稱(學生),作品類型-學院(部)-姓名-職務-作品名稱(教師)。各項參賽作品具體格式請詳見附件二。
①文字作品:以學院為單位,將報名表與參賽作品電子版征文打包發至郵箱wxyxsts@163.com,紙質版征文交于文學院輔導員辦公室:北主樓15樓1511室。
②視頻作品:以學院為單位,將報名表與參賽作品電子版打包發至郵箱wyuzhengfa@163.com,實物參賽作品交于政法學院輔導員辦公室:北主樓1407室。
③圖片作品:以學院為單位,將報名表與參賽作品電子版打包發至郵箱wyurthdtj@163.com,紙質版作品交于軌道交通學院輔導員辦公室:恩平樓206室。
八、活動表彰與獎勵
(一)征文比賽教師獎項
一等獎:1名,榮譽證書;
二等獎:2名,榮譽證書;
三等獎:3名,榮譽證書。
(二)學生獎項
獎項名額設置 |
征文比賽 |
微影視 |
宣傳畫大賽 |
一等獎(2.0個第二課堂學分) |
2 |
1 |
2 |
二等獎(1.5個第二課堂學分) |
5 |
2 |
4 |
三等獎(1.0個第二課堂學分) |
8 |
3 |
6 |
參與獎:凡提交作品者可獲0.5第二課堂學分。
(三)優秀指導老師
根據提交作品數量和質量,評3名優秀指導老師。
(四)組織獎
選出優秀組織獎3名。根據提交作品的數量和最終獲獎情況為重要參評因素學校評選出校級優秀作品,并將全部優秀作品做成推送在易班平臺和三院學生會公眾號上展示。
九、聯系方式
文字作品:李老師0750-3296318,盧同學13556912325;
視頻作品:左老師0750-3296511,張同學13680442534;
圖片作品:楊老師0750-3296925,吳同學13528316869。
學生處
文學院
政法學院
軌道交通學院
2020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