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院師生:
根據《五邑大學2017年“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孵化工作的通知》的相關要求,為進一步提高我校“挑戰杯”競賽參賽組織工作水平,完善競賽項目的選拔機制,積極籌備2017年廣東省第十四屆、全國第十五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培育一批優秀項目,學院積極管理全體師生積極參與2017年“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孵化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活動時間
2016年9月-2016年12月
二、活動對象
五邑大學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碩士研究生
三、作品類型及選題相關要求
(一)科技發明制作
1.本項目主要是科技創新、發明創造,要求作品具有較強的應用價值和轉化前景。制作可以是各種類型的發明創造,包括硬件制作和軟件編寫。具體分為兩類:
科技制作A類:科技含量較高、制作投入較大的作品;
科技制作B類:制作投入較小,可以對生產技術或社會生活帶來便利的小發明、小制作;
2.項目已有一定的階段性成果。結合推動社會文明進步及提高企業生產提高的實際需要,依托學院產學研等工作的成果,以學生為主的構思發明。
3.能形成作品實物,具有較強的展示度。運用現代化科技,盡可能有制作精細的研究實物,作品應用價值大。
4.鼓勵研究生參與、形成跨學院、跨學科研究,通過協同創新形成“大制作”。
(二)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
1.本項目主要是針對某一學科或某一領域前沿問題的探索和研究,要求具有較強的前沿性和學術性。論文觀點新穎,邏輯嚴密,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2.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作者僅限本科學生參加。
3.項目已有一定的階段性成果。
(三)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
1.本項目選題要瞄準社會熱點、焦點問題,提出一個題目,通過實證調查,分析得出具有較強可行性、前瞻意義的對策或建議。參賽的哲學社會科學類作品(含學術論文、調查報告)限定在哲學、經濟、社會、法律、教育、管理六個領域。
2.鼓勵跨學科研究,提出具有文理交叉特征的選題。參賽作品應結合專業特色,與廣東、江門僑鄉社會實際結合,與時俱進,體現時代感。
3.選題與經濟社會發展熱點難點問題的結合程度較高,具有一定的前瞻意義。哲學社會科學類參賽作品中可包含被采用的為黨政領導部門、企事業單位所做的各類發展規劃、改革方案和咨詢報告。此類作品請同時附上原件及采用單位使用證明的復印件和鑒定材料。
4.哲學社會科學類參賽作品,每篇論文在8000字以內,每份調查報告在15000字以內。
四、作品申報
申報參賽的作品必須是距競賽申報日前兩年內(2015年7月1日—2017年7月1日)完成的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或社會實踐成果,可分為個人和集體申報作品。個人作品的申報者,必須承擔申報作品60%以上研究工作,作品鑒定證書、專利證書及發表的有關作品上的署名均應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須是學生且不得超過2人;凡作者超過3人的項目,或不超過3人但無法區分第一作者的項目,均須申報集體作品。集體作品除填寫集體作品名稱外,還要注明1位學生為集體項目的代表,集體作品作者必須均為學生,且集體作品總作者數不得超過6人。凡有合作者的個人作品或集體作品,均按學歷最高的作者劃分為本科生和碩士研究生作品。
畢業設計和課程設計(論文)、學年論文和學位論文、國際競賽中獲獎的作品、獲國家級獎勵成果(含本競賽主辦單位參與舉辦的其它全國性競賽的獲獎作品)、“挑戰杯”歷年獲獎作品等均不在申報范圍之列。
根據《廣東大學生科技創新培育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要求,各學院必須推薦2016年“攀登計劃”立項項目參加本次“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孵化。作品的孵化申報必須以學院為單位,每個學院限定選報4個作品。獲得2015年“挑戰杯”省賽特等獎或2016年攀登計劃項目的學院可增報2項作品。
五、作品評審辦法
本次孵化作品評選將遵從《“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章程》,作品資格、形式審查遵從《“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資格及形式審查實施細則》,作品評審遵從《“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評審規則》。學校將成立“挑戰杯”作品評審委員會,聘請有關專家評定出具有較高學術理論水平、實際應用價值和創新意義的優秀作品,投入孵化經費,予以支持,并推薦參加廣東省第十四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
六、活動推進步驟
1.宣傳申報階段
時間:2016年9月2日—2016年10月14日
工作內容:確定孵化辦法,提出具體要求,下發正式文件。各學院按照文件要求及時部署,做好宣傳、組織、作品篩選等工作。
工作要求:結合學生課外科技活動小組、課外科技活動項目中期檢查,梳理各學院現有的各類學生科研課題(包括:產學研項目、學生課外科技活動項目、暑期社會實踐調研項目、科技節學生科研立項等),全面梳理、總結問題、配套資源、推進研究,擇優推薦申報校級“挑戰杯”孵化項目。
組織申報者(團隊或個人)填寫《附件4 2017年五邑大學“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孵化項目匯總表》于10月1日前發到tujianxuegongban@163.com,并于2016年10月10日前填寫《附件1 項目申報書》電子版發到tujianxuegongban@163.com及紙質版一式兩份報送至院樓205楊老師處,已有研究成果(專利授權書或專利申請受理通知書、論文或論文錄用通知、查新報告、檢驗報告等一并提交。申報書和參賽作品一起裝訂,一式兩份。
2.孵化作品篩選階段
時間:2016年10月15日—10月31日
工作內容:評審委員會進行立項評審
工作要求:根據各學院推薦的項目,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對課題進行評審選拔,最終選出20個課題作為校級“挑戰杯”孵化課題,并給予一定的經費資助。
3.孵化階段
時間:2016年10月31日—2016年12月19日
工作內容:各項孵化課題開展研究
工作要求:在原有課題研究的基礎上,繼續完成課題,各學院要根據孵化課題的實際情況,配強指導教師,配齊實驗設備,提供各方面的支持,以保證研究課題高質量的完成。通過中期檢查后,孵化課題成員針對專家的意見,作進一步完善。有實物的課題要完成實物的制作。
4.校內中期檢查階段
時間:2016年12月20-12月27日
工作內容:校評審委員會專家對已資助的20項作品進行中期檢查,并提出相關改進意見。對于優秀的課題進一步追加資助。
5.校內終審階段
時間:2017年1月
工作內容:五邑大學“挑戰杯”校內賽
工作要求:評審委員會組織參賽選手進行展示和答辯,并開展參賽展示工作,組織相關領域校內外專家在綜合考察作品的創造性、學術水平、社會效益等基礎上對作品進行終審,評選出校內一、二、三等獎、優勝獎及優秀指導老師、優秀組織獎,并擇優推薦作品參加廣東省第十四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
6.推薦參加廣東省第十四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
時間:2017年4月初—6月底,具體時間待定
工作內容:參加廣東省第十四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
工作要求:做好課題的全面包裝,制作宣傳材料、視頻展示,培訓參賽人員,開展模擬答辯,完善作品實物或模型。爭取在廣東省第十四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獲得優異成績,力爭進入全國決賽的課題數量和質量上有新突破。
七、相關要求
1.高度重視,加強領導。“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提高創新、就業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各學院要精心組織并盡早做好安排部署,切實把活動抓緊、抓好、抓出成效。
2.大力支持,深入指導。本次競賽時間長、內容多、任務重,各個階段又各有側重。各學院要加強支持與指導,保證參賽作品的質量,調動本單位全體師生的支持,配合指導老師協調做好指導工作,并提供必要的經費和物質技術支持,努力提高參賽作品的質量和數量。
3.做好宣傳,營造氛圍。各學院要積極宣傳競賽活動,多渠道動員廣大學生參賽,不斷擴大競賽活動在學生中影響力、參與面、受益度。
八、報名方法
本次大賽采取由各學院統一組織向學校評審委員會進行報名的方式。
學院聯系人:楊燕麗
聯系電話:3296372
收集材料郵箱:tujianxuegongban@163.com
附:2017年“挑戰杯”作品孵化通知及相關附件材料
土木建筑學院
2016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