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五邑大學第十八屆學術科技節之土木建筑學院第十三屆結構設計大賽在學校南主樓二樓舉行,土木建筑學院院長周利、黨總支書記/黨支部書記吳卓強,副院長張萬勝、王連坤,副書記倪兵兵,楊惠賢、宋章樹、王敏容、王小蔚、陳美玲、胡偉堅等老師出席了本次活動。

本次大賽以超高層結構(框架-核心筒結構)設計為題目,題目新穎,極大地豐富了同學們的創造性,吸引了來自14個學院的學生參加比賽,其中,專業組85組,興趣組519組,參賽總人數達1800人次。決賽當天主要分為開幕式、作品檢查、作品加載測試、評委點評、總結講話五大環節。每組作品分別進行一級重量加載測試、二級重量加載測試、三級重量加載以及二、三級加載過程中對作品的撓度測試,從而檢測模型的受力情況以及實用性。評委老師根據模型結構、方案書、承載力三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定。
競賽中,參賽作品每一次的加載成功,都牽動著選手、評委、觀眾的心,每一次因加載成功的歡呼聲,是對選手努力做出的肯定。經過一天的激烈角逐,最終黃俊忠、包海燕、李長武等3組獲得興趣組一等獎,莊金鋒、黃家林、倫桐茵、周澤榮、肖家國、邱君海等6組獲得興趣組二等獎,方健龍、余焱江、廖嘉銘、許銀娟、洪智勇、陳堅毅、莫康凡、林軍廷、曾新華、黃茵茵、孔慶杰、易方兆等12組獲得興趣組三等獎;李麗苗、廖怡東等2組獲得專業組一等獎,湯淳銘、林健成、梁轉群等3組獲得專業組二等獎,鐘子星、譚嘉樂、廖錦華、譚振華、張鉅洪、尹凌沖等6組獲得專業組三等獎。

工作人員檢測模型

模型加載
賽后,評委老師對本次大賽進行了點評,建議大家在平時的學習中要重視基礎知識的掌握,加強對比賽題目的理解,提高創新創造能力。周利院長對本屆結構設計大賽進行了總結,回顧學院舉辦結構設計大賽的歷史以及取得的驕人成績,鼓勵學生要多參與實踐,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賽中學、在實踐中反思,從而提升專業實力與社會競爭力,增強創新創造能力。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