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同中央決策 關注國家未來 --2006年高校學生思想政治狀況滾動調查述評之一
近年來,我國政治局勢穩定,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社會各項事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廣大大學生對黨和政府充滿信心,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充滿信心。這是2006年高校學生思想政治狀況滾動調查所顯示的結果。大學生們擁護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高度信任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贊同國家實施的重大發展戰略和舉措。
調查顯示,自黨中央、國務院頒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發〔2004〕16號)文件以來,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和改進。71%的學生認同“思想政治素質是大學生最重要的素質”,比去年增長了5個百分點。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無私奉獻、艱苦奮斗、誠實守信等精神,在大學生群體中得到廣泛認同。在座談、訪談中,廣大學生對黨和國家關心和支持大學生的成長成才表示感謝,并表示“會更加努力學習,以回報社會,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而奮斗!”
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陳旭告訴記者,滾動調查的數據是真實可信的,反映了當代大學生的實際情況。尤其是16號文件發布以后,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給予了全面的規劃和明確要求,各學校都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活動,在學生中很受歡迎。業務水平、科研能力是素質的一方面,最重要的還是思想道德品質的錘煉形成。當然,學生整體思想道德素質的提升與時代發展的背景也是息息相關的,國家發展的勢頭很好,人民群眾的心氣很順,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
調查表明,學生們普遍認為,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央領導集體勤政、務實、親民、愛民,是一個開拓創新、果敢干練、成熟穩健、值得信賴的領導集體。對一年來黨和政府的工作,學生給予高度評價。76.3%的學生認為在“處理外交關系”方面,“成效顯著”或“較有成效”。在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我國意識形態的指導地位等基本政治態度上,絕大多數學生保持清醒的認識,態度更趨明確。89%的學生堅信“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從2002年到2006年的調查統計結果看,這方面的比例呈逐年遞增的態勢。
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張彥談道,“中央領導集體制定了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方針政策,緊扣當前經濟社會中的突出問題,采取了一些切實可行的措施,使得老百姓包括大學生的切身利益得到保護。在中日關系、臺海局勢等焦點問題上審時度勢,方略得當,理所當然贏得了廣大學生的支持和信任。16號文件頒布以后在全社會范圍內形成了關心理解幫助大學生的氛圍,使學生們感覺到很受重視,對國家未來的發展也更加關注,充滿信心。”
調查表明,大學生贊同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一五規劃的建議”,高度認同構建和諧社會、科學發展觀以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等重大發展戰略和舉措。其中,最受學生關注的依次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對我國未來發展趨勢,大學生持樂觀態度。94%的學生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一步發展,綜合國力增強,國際地位進一步提高”。86%的學生認同“國家實施科技自主創新戰略必將提高我國綜合國力水平”。
武漢大學社會科學部部長、博士生導師沈壯海對記者說,《建議》中的“亮點”、“要點”、“關鍵點”成為大學生最為關注的問題,也說明大學生群體更加關注與國計民生息息相關的重大問題、重大發展戰略和政策舉措,胸懷祖國、心裝民族,有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意識和社會關注能力。大學生思想政治認識的發展變化,是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的晴雨表。大學生對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等各領域相關政策及其現實成效的評價更加積極、肯定、樂觀,對未來的發展更加充滿信心,事實上正反映了科學發展觀在我國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得到深入、全面的貫徹,反映了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中國發展、進步的足音更加清晰、響亮。
摘自:《中國教育報》 2006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