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次瞻仰革命烈士紀念場所之后,反復告誡全黨同志“不能忘記紅色政權是怎么來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來的”,一再叮囑青年黨員同志們“要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 紅色基因是永遠激勵我們砥礪前行的偉大動力,黨員干部們要深入紅色基地,賡續先烈紅色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講到:民族復興的使命要靠奮斗來實現,人生理想的風帆要靠奮斗揚起。沒有廣大人民特別是一代代青年前赴后繼、艱苦卓絕的接續奮斗,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今天,更不會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明天。
這為高校基層黨支部建設指明方向。為深入學習紅色歷史,挖掘紅色資源,傳播紅色故事,傳承紅色精神,努力打造以“紅色詩文”、“紅色歌謠”、“紅色故事”等為品牌的黨建項目,把紅色基因植入到黨建工作中,建設特色鮮明的“紅色支部”,12月8日,五邑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學生第二黨支部全體黨員,前往廣州起義烈士陵園和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開展以“銘記歷史,振興中華”為主題的黨日活動。
(一)緬懷先烈,凝聚紅色力量
“在那個形勢嚴峻的時期,國民黨反動派異常猖獗。為了反抗國民黨反動派,張太雷、葉挺、葉劍英等人敢于擔當、勇挑重擔,于1927年12月11日發動廣州起義。我們大學生黨員正是要學習革命先烈這種敢于擔當、勇挑重擔的奮斗精神,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斷奮斗。”支部書記吳東武說道。緊接著,全體黨員依次走到紀念碑前,向革命烈士獻花,深刻緬懷,為表達對革命烈士的無比敬畏,全體成員默哀1分鐘,向英雄致敬。在莊嚴肅穆的紀念碑前,全體黨員重溫入黨誓詞:“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鏗鏘恢弘的誓詞,強烈震撼著在場的每一位黨員,一字一句,神圣而豪邁,錚錚誓詞,讓全體成員再次接受入黨誓詞的洗禮,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堅定入黨使命。

(二)講好紅色故事,傳遞紅色精神
講好黨的故事,講好紅色故事,傳遞紅色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是每一個黨員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烈士陵園的一隅,支部黨員張仁龍慷慨激昂地講述廣州起義指揮員、農講所第一和第五屆主任彭湃同志的生平往事。
從彭湃同志讀書時期對《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思考,便可以看出他好學多思、求實上進,從小便心懷天下窮苦百姓。“鐮刀割起,米甕沒米”、“年年作到死,冬冬愁沒米”兩句鄉諺道出:當時軍閥統治下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靠吃糠咽菜、賣兒賣女以求生計已是常見現象。“丞相愛民如父母,開渠打井情意長。姐妹勞軍笑盈盈,保國就是保家鄉。”張仁龍通過演唱國家非遺戲曲西秦戲《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一首漁歌贊頌文天祥對海豐做出的巨大貢獻,也解釋了為什么文天祥對彭湃的影響如此巨大。張仁龍還演唱了彭湃同志所作的革命童謠。“咚咚咚,咚咚咚,田仔罵田公,田仔作到死,田公吃白米,田公不知死,田仔團結起,團結起來干革命,革命起來分田地,你分田,我分地,有田有地真歡喜,免吃番薯吃白米”。“作為和彭湃同志共同出生在海陸豐革命熱土上的汕尾人,我感到十分驕傲”,張仁龍說道。
(三)朗誦紅色詩文,追尋紅色記憶
讀紅色經典,重溫革命歷史情懷;誦紅色詩文,追尋崢嶸歲月記憶。在莊嚴的烈士紀念碑前,黨員同志齊聲朗誦《可以泊舟的港灣》、《七絕·雄才怒斬傲中華》和《七絕·磊落奇才唱大同》,“讓你們的靈魂和我們一起吶喊:犯我泱泱中華天威者,雖遠必誅!”抑揚頓挫的朗誦聲飄蕩在空中,句句觸動心靈,詩文的力量展現出我們的雄心壯志,在深刻領悟中感受紅色記憶,時刻做好踐行初心使命的準備。
(四)觀看紅色圖片展,傳承紅色文化
農講所展廳內,記錄一個個當時學員用過的學習用品和生活用品,一份份曾經起草過的文件,以及動畫演示毛澤東、彭湃、周恩來等同志在為學員上課的情景,讓全體黨員仿佛身臨其境,真實地感受到當時的歷史情境和他們高度的革命情懷。望著農講所內外迥異的世界,支部黨員周富欣深深地感嘆:“昨天的奮斗與今天的享受間有著因果關系。我們最不能忘卻的,是歷史中的那些艱難歲月,以及無數偉人為改變這種艱難的大無畏的奮斗精神。作為一名預備黨員,我們肩負的是一種沉甸甸的責任,以后,我會更加積極地投入到轟轟烈烈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在日后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約束自己。我將繼承先烈遺志,在有生之年不斷學習探索,為祖國現代化事業奉獻自己綿薄的力量。”
農講所設置簡陋,但我們的革命先烈正是在這樣條件艱苦的建筑里點燃了農民運動的燎原之火。當從講解員口中得知當時的課程有三分之一是軍事課,需要出操、跑步、射擊、刺殺等等。當時農講所的教學如此嚴厲!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們大學生黨員要繼承先輩們的革命精神,也要嚴格要求自己,爭做一名優秀共產黨員,同時支部應該將紅色文化與黨建深度結合,不斷加強支部的制度建設和思想建設。
(五)植入紅色基因,鍛造“紅色支部”
經過此次黨日活動的教育,支部黨員思想受到了洗禮,黨性得到了強化。我們不會忘記那一個個英勇犧牲的熱血生命,那一抹抹不曾遠去的背影。他們澤被當代,啟明后人。作為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我們要承先烈之志,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自己的頭腦,時刻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成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中堅力量,才能告慰先烈的在天之靈。五邑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學生第二黨支部將繼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培固紅色精神之根,涵養核心價值之魂。讓信仰之火生生不息,讓紅色基因植入支部血脈,鍛造“紅色支部”,進一步提升支部建設內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