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團省委、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科協、省社會科學院及省學聯共同主辦,中山大學承辦的第十七屆“挑戰杯”廣東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終審決賽在中山大學南校園舉辦,五邑大學16項作品入圍終審決賽,獲特等獎6項、一等獎6項、二等獎4項,以團體總分全省第十的成績捧得“優勝杯”。這是我校繼2013年以后,再次在該項賽事獲“優勝杯”,進入終審決賽作品數及特等獎作品獲獎數均刷新歷史紀錄。
經過布展講解、現場答辯等評審環節的激烈角逐,我校《基于人體姿態評估的多維交互AI皮影系統》(項目學生負責人:鐘春嬋,指導老師:曾軍英、秦傳波、胡玲玉)、《低空域遙感變化檢測技術及其在智慧國土查違中的應用》(項目學生負責人:何元鋒,指導老師:翟懿奎、鄺展文)、《納濾烯膜——二維氧化石墨烯納濾膜的仿生設計與性能研究》(項目學生負責人:劉凌豐,指導老師:張夢辰、劉長宇、徐學濤)、《活化與創新:世界華僑建筑文化遺產的數字賦能——基于江門長堤街區的發展規劃實證研究》(項目學生負責人:陳樂,指導老師:楊田、高樂)、《“光耀門楣”:百年僑居裝飾之變與中華文化凝聚力研究——以華南僑鄉五邑文化特別區16市鎮68村為例》(項目學生負責人:趙仕芬,指導老師:楊田、高樂)、《鄉村振興視野下傳統建筑技藝的活態保存與傳承發展——基于廣東開平夯土碉樓的調研與實踐研究》(項目學生負責人:李治德,指導老師:譚金花)等6個項目榮獲特等獎,另有6個項目獲一等獎、4個項目獲二等獎,6個項目獲三等獎。
本屆競賽自今年3月正式啟動以來,共收到來自全省156所高校2029件參賽作品,涵蓋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科技發明制作三類領域,經校級推薦和省級資格審查,共有808件作品入圍終審決賽。為更扎實地備戰省賽,學校邀請了30多名具有國賽、省賽評審經驗的校內外專家對作品進行反復打磨,組織開展線上、線下專題培訓6場,賽前分類別組織近20場模擬答辯幫助參賽團隊打磨作品和熟悉比賽流程,相關學院(部)及指導老師持續悉心指導參賽學生完善作品,為青年學子在“挑戰杯”舞臺上更好地展現出“科創報國,青年爭先”的“青春挑戰人”保駕護航。
接下來,學校將繼續以“挑戰杯”系列競賽為抓手,為培育學生科技創新能力搭建實踐平臺,配套做好“攀登計劃”“展翅計劃”等系列人才培養項目,助力大學生團隊開展科技創新基礎研究,引導大學生積極參與創新實踐,激發創新活力,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奮勇爭先、建功立業。

學校獲“優勝杯”

省賽特等獎獲獎團隊
(文/圖 團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