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僑批文化保護利用重要指示精神和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活化并弘揚僑批文化,同時全面推進江門市委“僑都賦能”工程,12月2日晚,由中共江門市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指導,中共江門市委宣傳部、中共五邑大學委員會出品的原創誦讀劇《僑批·中國》在江門演藝中心僑都大劇院成功首演。市領導程大欣、陳冀、吳國杰、馬躍敏、任安良及市有關部門單位領導,文藝家代表,五邑大學黨委書記張焜,五邑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張運華等校領導,五邑大學師生代表等觀看了演出。



誦讀劇《僑批·中國》以“信使”為主線,以視聽盛宴的舞臺形式展示出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艱苦奮斗的歷程,借以角色扮演以及故事情景再現的戲劇形式,回顧19世紀末到21世紀初江門五邑華僑海外謀生的艱辛、對故土的思念。該劇精心設計了動人細節,通過一段段歷史情節再現,一段段經典的僑批誦讀,“串珠子”似的推進劇情,表達主題。
該劇是五邑大學在江門市委的領導下,依托學校僑鄉文化學術研究和美育教育平臺,深入挖掘僑鄉紅色資源,精心打造的紅色文藝精品。該作品從調研、體驗生活、專家反復研討、到創作排練,歷經半年創作而成。僑批研究專家從大量僑批中挑選10封具有代表性的僑批作為核心素材,文藝專家反復對創作進行打磨,經過努力,呈現這部原創作品。《僑批·中國》用藝術形式展現華僑對中國共產黨的擁護、追隨,期盼國家獨立、富強的追求,讓師生在藝術美的浸潤中厚植愛黨愛國情懷。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五邑大學積極為江門市委宣傳部牽頭開展的“僑批中的黨史”系列專題宣傳提供學術支撐,成功承辦“僑批中的黨史”研討會,開辦“僑批中的黨史”專題展覽,并將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僑批研究宣傳相結合打造融媒體產品,在國內和海外華僑中獲得熱烈反響。學校將繼續深入探索創新僑批保護、活化利用方式,把《僑批·中國》打磨成藝術之花,以藝術精品進一步推廣僑批文化。(文/圖 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