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校黨委書記欒天罡帶隊赴中山大學開展“新文科”專題學習交流,中山大學副校長謝湜、哲學系教授李萍,中山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處全體負責同志、哲學系教師代表,五邑大學校學術委員會主任張國雄,五邑大學黨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代表等參加活動。
座談會上,謝湜對五邑大學的來訪表示了熱烈的歡迎,他指出,中山大學和五邑大學在學科和專業建設、科學研究等方面有密切聯系和交流,校際之間的人才交流也為雙方搭建了堅實的人才橋梁紐帶,兩校在鄉村振興、嶺南區域文化、僑鄉文化等多個方面有共同關注的議題,合作的機遇和空間廣闊。他表示,五邑大學在華僑華人研究方面有深厚的積淀,五邑僑鄉先賢名人薈萃,希望兩校進一步深化合作,以研究映照現實,產出豐碩成果,以生動的學術實踐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李萍對中山大學和五邑大學合辦“梁啟超與中國的近代轉型”暨梁啟超誕辰150周年研討會表示大力支持,她指出,在梁啟超誕辰150周年,雙方在梁啟超的故鄉——江門開辦研討會,有利于向外界展示我們在僑鄉文化等領域深厚的研究成果,提升僑鄉文化研究的影響力,用世界聽得懂的語言講好中國故事。李萍對五邑大學長期以來在僑鄉文化研究方面堅持不懈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給予了高度的贊許和肯定。


欒天罡對中山大學的周到安排表示衷心的感謝,對回到母校學習取經表達由衷的喜悅,他指出,五邑大學因改革開放而生,隨改革開放而興,學校將“以僑建橋”,依托華僑橋梁紐帶作用,加快推進開放辦學,在推動國家和廣東省高水平對外開放中發揮積極作用。他表示,五邑大學雖是一所理工科大學,但是文科也具有較好的基礎,下一步要綜合廣東僑鄉文化研究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文學院、政法學院等力量,擦亮僑底色,向著更精專的方向,打造具有鮮明僑文化特色的“新文科”,希望在中山大學帶領下,開展系列合作,推動學校發展建設邁上新臺階。張國雄表示,長期以來,五邑大學在華僑研究等領域一直得到中山大學的大力支持,僑鄉也是中國鄉村現代化的開拓地,希望在中山大學的帶領下,推動僑鄉文化研究上升到新的高度,為在新征程凝聚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的“根魂夢”作積極貢獻。他表示,此次研討會的開展是新文科建設的重要舉措,希望未來在中山大學的帶領下開展系列活動,推進學校具有僑文化特色的“新文科”建設取得扎實成效。
中山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處處長張偉介紹了中山大學嶺南文化、華僑華人研究等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與發展成果,與會人員進行了充分交流。(圖/中山大學 文/五邑大學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