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戰略部署,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發展規劃》精神,推進新工科建設再深化、再拓展、再突破、再出發,加快五邑大學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建設步伐,12月11日上午,以“如何構建技術創新教育體系和平臺”為主題的學術研討會在現代工業生產技術綜合訓練中心順利開幕。
肇慶學院校長吳業春、惠州學院副校長鄭文、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副校長黃秋文、東莞理工學院副校長楊敏林、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副校長彭志平、五邑大學副校長李霆、副校長董超俊以及同濟大學、中山大學、湖北工業大學、廣州大學等國內教育界的專家學者等齊聚一堂。會議由五邑大學副校長董超俊主持。
李霆致研討會開幕辭,對到會的專家學者表示衷心感謝和熱烈歡迎。他介紹,五邑大學構建了以“課程為基礎、平臺為支撐、項目為載體、能力培養為目標”的技術創新教育體系,構建了以“基礎認知性訓練為目的的課程實驗體系、工業生產技術訓練為目的的技術應用實踐體系、現場企業實踐鍛煉為目的的真實場景訓練體系”的三層次技術創新實踐教學體系。希望通過此次研討會,和與會單位搭建一個互相溝通和學習的平臺,共同推動技術創新教育的積極發展。
隨后,五邑大學現代工業生產技術綜合訓練中心主任李本強介紹了學校現代工業生產技術綜合訓練中心建設理念與思路。現代工業生產技術綜合訓練中心總投資約4.9億元,總建筑面積49435.9平方米,由兩層裙樓及三棟分別為6層、9層、12層的塔樓組成,是學校為進一步加強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建設,培養高質量應用型人才的重大舉措,為區域產業高水平工程技術人才和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提供實踐教學平臺。
研討會上,專家學者各抒己見,從多維度多視角交流探討技術創新教育發展方向及未來發展趨勢。湖北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張道德以“新工科背景下的工程訓練與教學改革”為主題介紹了本校技術創新教育實踐歷程;北京交通大學威海國際學院院長劉穎以“一流專業建設的探索與思考”開展分享;同濟大學教學質量管理辦公室主任李亞東以“技術創新視野下創新創業教育實踐”與大家開展了探討。會議結束后,全體與會人員實地考查了現代工業生產技術綜合訓練中心開展技術創新教育情況。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要提升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積極投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重培養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人才。”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從工業革命到互聯網時代,技術創新不斷推動教育進步,教育正迎來日新月異的變化。五邑大學將緊緊圍繞建設“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鮮明,服務地方產業發展能力突出”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學發展目標,進一步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服務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

(文 教務處 圖 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