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關于“切實實施民法典”的重要講話精神和省委、市委關于深化民法典普法宣傳教育的相關要求,6月30日,學校舉行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邀請中山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楊彪作專題報告《走進民法典時代》。中心組成員、各學院(部)書記、院(部)長、副書記、副院(部)長等參加學習,學習會由校黨委書記張焜主持。
楊彪教授圍繞民法典的重要意義、基本理念與時代特色,民法典的篇章結構、編纂技術與邏輯體系,民法典時代經濟社會生活的新規則和新變化等方面,結合實際工作、生活中的鮮活案例,深入淺出地闡述了民法典頒布的重大意義和作用。他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現實需要,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舉措,是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增進人民福祉、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民法典是對我國現行民事法律制度規范進行科學系統的整合與“編訂纂修”,與我們的工作、生活息息相關,并將深刻地改變人民群眾的生活。
張焜在總結時表示,民法典是新時代的人民法典,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民法典是一部體現我國社會主義性質、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的民法典,是一部體現對生命健康、財產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嚴等各方面權利平等保護的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實踐特色、時代特色的民法典。”我們要充分認識頒布實施民法典的重大意義,加強對民法典重大意義的學習、宣傳、教育,共同學好用好民法典,提高法治思維能力,依法保障合法權益,用法典護航美好生活。(文/圖 宣傳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