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五邑大學與江門市人民政府、華立大學集團有限公司簽訂框架合作協議,三方合作共建“廣東華立海洋學院”和“江門市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研究院”。同時,五邑大學與江門市自然資源局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共同成立“江門市海洋創新發展研究中心”。加強政學研合作,致力于推動江門市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五邑大學將通過這些平臺,進一步做好校內優勢資源整合和校外合作單位優勢力量聯動,更好地為江門市“海洋強市”建設貢獻高校力量。
江門市委副書記、市長劉毅,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利為民,副市長王長青,華立大學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張智峰,五邑大學黨委書記張焜、校長張運華、黨委副書記李靄康以及相關單位負責人等,出席了在江門市政府會議室舉行的簽約儀式。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海洋強國的系列重要講話以及致2019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賀信的精神,科學謀劃海岸帶發展格局,強化海洋科技創新引領,建立現代化海洋產業體系,加強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拓寬海洋領域開放合作,提升海洋文化軟實力,推動江門海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實現“海洋強市”的建設目標,華立大學集團有限公司、五邑大學與江門市人民政府決定合作共建“廣東華立海洋學院”和“江門市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研究院”。三方發揮自身具備的人才、資金、資源等優勢,立足于江門市海洋資源、產業基礎和區位優勢,面向粵港澳大灣區,在海洋人才隊伍建設、涉海產業轉型升級與關鍵共性技術開發、文化傳承與旅游開發等方面積極合作,為加快構建江門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推進江門市海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作貢獻。

五邑大學與江門市自然資源局共建的“江門市海洋創新發展研究中心”,將通過實施涉海學科建設、涉海科技專題研究、涉海人才培養及引進,發掘和發揚海洋文化,為江門市海洋強市工作提供強有力支撐。該中心將于今年7月掛牌并開始運作,主要圍繞國家和省有關海洋經濟發展、海洋強省戰略、沿海經濟帶發展、“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宏觀海洋經濟質量狀況分析、海洋生物醫藥、海洋生態修復、海洋工程建設和海洋工程裝備等進行研究,結合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支持建設深圳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和市委市政府的重點工作部署,圍繞國家海洋強國和省海洋強省的戰略,提出江門市的落實建議、計劃和措施,促進江門市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

五邑大學將積極謀劃在海洋生物醫藥、海洋生態保護修復、海洋工程裝備、海洋設施建設、海島旅游等方面建設研究機構,引育涉海人才,探索開設若干涉海專業(方向),逐步形成支撐海洋經濟發展的辦學特色,成為學校“十四五”新的發展亮點,全力支持并服務江門海洋經濟發展。(文/圖 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