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下午,五邑大學通識教育高端講座第11講在呂禮堂舉行。國際關系專家,國際關系學院副校長、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副會長、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翻譯協會對外話語體系研究委員會副主任、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郭惠民教授做客論壇,講授《國際關系:中國與世界——解題“修昔底德陷阱”》。

郭惠民教授長期從事傳播學、公共外交與國際公共關系學的教學和研究,三十多年來在國際公共關系與公共外交、風險防范與危機管理、國家和企業形象(品牌)管理等研究領域成果頗豐,主要著作有:《國際公共關系》、《危機管理的公關之道》、中國文化走出去《C-Book》英文原創作品系列叢書等,多部編著入選“改革開放與公共關系40年影響力著作”。
黨委書記張焜主持講座。他說,學校通識教育高端講座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思想政治教育“堅持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堅持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統一”的指示要求,實現價值引領與知識學習的有機融合。郭惠民教授一直以來關心和支持五邑大學發展,此次專程前來開展通識教育高端講座并與學校外國語學院教師進行座談,指導公共外語教學改革等工作。
郭惠民教授以《國際關系:中國與世界—解題“修昔底德陷阱”》為主題,從理論研究層面對中國崛起引發的世界關注,如何妥善應對國際關系中的新變化和新規則等進行了深入的論述和解析。報告內容豐富,引人入勝。
報告結束后,張運華校長作總結時說,郭教授的報告內容豐富、思想深刻,對學校師生深刻認識推動構建新型大國關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重要戰略思想的時代背景、豐富內涵和實現路徑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希望同學們認真領悟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論述,深刻把握中國為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所提供的“中國方案”、“中國智慧”的豐富內涵,全面客觀認識當代中國和看待外部世界,始終堅定“四個自信”,自覺做到“兩個維護”,切實增強本領,為實現強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基于郭惠民教授在國際關系領域的學術成就,學校決定聘請郭惠民教授擔任五邑大學通識教育特聘教授,張運華校長為郭惠民教授頒發了聘書。(文/通識教育學院 圖/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