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總結江門經濟研究中心在科研、人才培養、文化傳承以及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等領域取得的成績,探討新常態下“政產學研”合作的新模式,探究更好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路徑,2016年12月23日在五邑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召開了主題為“探討政產學研新模式,服務地方經濟新發展”成果交流研討會。
五邑大學副校長陳廷根教授,中共江門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門經濟研究中心副理事長鄭文江,江門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席、江門經濟學會會長、江門經濟研究中心理事譚樂生,五邑大學科技(社科)處處長甘俊英教授以及五邑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中心領導李軍教授、王潤良教授等30多人出席會議。會議由王潤良教授主持。
陳廷根副校長在大會上致辭說,過去一年在各位專家指導下,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圍繞“環五邑大學創新經濟圈”,研究中心深入研究,取得不錯的成績,已完成多項課題研究,組織多項大型研討活動及專題講座,提交的調查報告、會議紀要、政策建議等已引起市領導的高度關注,發揮建言獻策作用。學校在加快高水工科大學建設步伐過程中,希望研究中心創新研究方法,借助佛山經驗,設定研究主題,為學校人才培養、地方經濟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趙良輝等6位研究員,從研究成果、政商環境、農地流轉、交通運輸、船舶產業、公車改革、政產學研合作模式等領域,總結和匯報研究成果,以及下一步研究方向和重點。
各專家對研究中心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并提出寶貴建議。鄭文江建議,下一步中心要加強與政府部門合作,圍繞“環五邑大學創新經濟圈”開展深入研究,并擴大成果應用。譚樂生建議,要加大投入,調動更多力量,聚集重點課題,開展研究。李超奇、趙前斌、蔡勇建議,加強重點產業研究,尤其是產業布局、產業結構以及轉型升級機制,破解產業展中的一些難題。王潤良院長對本次會議進行時指出,研究中心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文化傳承、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取得了一定成績,下一步將拓寬與政府合作渠道,聚集重點產業和政府關注的焦點進行研究。(文/圖 江門經濟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