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設崗學科:紡織科學與工程
二、崗位設置:特聘教授崗、青年學者崗
三、設崗學科建設預期目標
經過建設,學科新增1支以上省級科研團隊,具備解決紡織科技基礎重大問題和產業關鍵共性難題的能力,能夠承擔國家、省部級重大重點項目,發展成為省內領先、國內知名,在紡織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研平臺。
四、人選要求
(一)特聘教授
1、2022年1月1日前在粵全職工作。歡迎港澳地區專家、取得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的外籍專家申報。入選后,全職在本學科崗位工作3年以上。
2、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自覺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具有奉獻精神,弘揚科學家精神。
3、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恪守高校教師師德行為規范、學術道德規范等職業道德規范,學風嚴謹,為人正派,做“四有”好老師。
4、人選不超過45周歲 (1978年1月1日以后出生),具有博士學位,擔任副高級及以上職務。
5、在教學、科研、生產實踐一線工作,身體健康。
6、具有豐富的紡織工程及其相關專業教學經驗。勝任學科(專業)主干課程教學任務。近5個學年每學年至少主講1門本(專)科生主干課程。
(二)青年學者
1、2022年1月1日前在粵全職工作。歡迎港澳地區專家、取得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的外籍專家申報。入選后,全職在本學科崗位工作3年以上。
2、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自覺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具有奉獻精神,弘揚科學家精神。
3、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恪守高校教師師德行為規范、學術道德規范等職業道德規范,學風嚴謹,為人正派,做“四有”好老師。
4、人選不超過38周歲 (1985年1月1日以后出生)。
5、在教學、科研、生產實踐一線工作,身體健康。
6、具有紡織工程及其相關專業教學經驗。勝任學科(專業)主干課程教學任務。近5個學年每學年至少主講1門本(專)科生主干課程。
五、聘期目標任務
(一)特聘教授
聘請內作為學科帶頭人帶領本學科在紡織先進織造、生物醫衛用紡織品、智能紡織品和生態紡織品等學科領域內取得明顯進步,提升本學科國內學術領域競爭力和影響力,解決國內、特別是廣東省內紡織產業重大關鍵問題,取得一系列標志性成果,將本學科打造成為省內領先、國內知名的紡織科技創新平臺。
1、準確把握本學科前沿科學問題,提出具有前瞻性、創造性發展構想,明確學科發展方向;
2、面向國家、廣東省內紡織行業發展需求和學科發展前沿,組織科研團隊,開展有組織的科研活動,承擔重大科研和科技開發項目,解決紡織科技重大基礎難題和產業共性關鍵問題;
3、帶領學科積極與地方產業融合,校企合作共建研發中心,促進產學研結合和科技成果轉化;
4、做好人才梯隊建設工作,重點培養學科青年教師,為學科長期發展做好基礎;
5)開展紡織工程專業建設工作,積極推進產教融合。
(二)青年學者
聘請內作為學科方向帶頭人帶領本方向取得明顯進步,提升學科方向國內學術領域競爭力和影響力,取得一系列標志性成果。
1、準確把握本學科方向前沿科學問題,提出具有前瞻性、創造性發展構想,明確發展方向;
2、面向學科發展前沿,組織科研團隊,開展有組織的科研活動,承擔重大科研項目,解決紡織科技重大基礎難題;
3、參與紡織工程專業建設工作,積極推進產教融合。
六、具體考核指標
(一)特聘教授
1、在聘請內帶領本學科取得明顯進步,建設形成一支結構合理、年青化、實力強的研究團隊,將本學科打造成為省內領先、國內知名的紡織科技創新平臺。
2、以第一完成人獲得1項以上省部級科技獎;
3、主持1項以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4、完成科技成果轉讓經費50萬元以上;
5、在本學科領域內發表具有重要影響力學術論文10篇以上;
6、以第一完成人獲得1項以上廳級、國家級行業協會教育教學成果獎。
7、每年度講授1門以上專業核心課程。
8、 積極開展人才培養工作,作為指導教師帶領學生團隊獲得1項以上互聯網+、挑戰杯省級以上獎項。
(二)青年學者
1、在聘請內帶領學科方向取得明顯進步,將學科方向打造成為省內領先、國內有影響力的科研方向。
2、以前3完成人獲得1項以上省部級科技獎;
3、主持1項以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4、完成科技成果轉讓經費30萬元以上;
5、在本學科領域內發表具有重要影響力學術論文6篇以上;
6、以第一完成人獲得1項以上廳級、國家級行業協會教育教學成果獎。
7、每年度講授1門以上專業核心課程。
8、 積極開展人才培養工作,作為指導教師帶領學生團隊獲得1項以上互聯網+、挑戰杯省級以上獎項。
注:以上成果均以五邑大學為第一完成單位。
附件:省級人才項目申報表
紡織材料與工程學院
2023年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