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傳承紅色基因,厚植當代大學生家國情懷,激發參軍報國熱情。2023年12月15日,學校武裝部組織“預征班”和軍事愛好者協會學生代表走進僑鄉紅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實踐教育活動。
活動中,同學們先后前往倉東文化遺產教育基地、謝創故居、周文雍陳鐵軍紀念館等紅色文化革命教育基地進行參觀學習。在倉東文化遺產教育基地,當地村民將倉東特色民歌與對同學們的期許相結合,創作出別具一格的“歡迎歌曲”,同學們也以“強軍戰歌”作為回應。講解員為同學們介紹了碉樓的歷史及其發展源流,講述了碉樓中所蘊含的僑胞愛國底色。我校譚金花教授帶領同學們在竹林旁聽古琴,品嘗缽仔糕,并為同學們講解其中的非遺文化,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帶動鄉村振興的實踐探索,讓同學們感悟百年鄉村獨特魅力,深入了解文化遺產保育與社區營造情況。她勉勵同學們努力學好專業知識,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和傳承者,為國家建設、鄉村振興作出貢獻。在謝創故居、周文雍陳鐵軍紀念館等革命教育基地,同學們被老一輩革命家們不怕流血犧牲,舍小家為大家的英雄事跡所感動。
此次實踐教育活動,“預征班”和軍事愛好者協會學生思想受到洗禮,精神得到升華,進一步加深了對僑鄉文化、僑鄉紅色資源的認識了解。同學們紛紛表示要踔厲奮發、練就過硬本領,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國家國防事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